聚焦:论文工厂产业化、AI代写成风 科学出版业面临学术诚信危机
时间:2025-08-15 18:14:07来源:科技日报
8月,美国西北大学社会系统领域专家在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》发文称,科学欺诈已形成涵盖论文工厂、出版商、编辑的复杂产业链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(AI)技术的兴起,AI代写论文的现象正迅速蔓延,这进一步加剧了学术不端问题。这两大趋势交织在一起,给科学出版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。

科学欺诈形成庞大产业链

此次调查重点放在了《公共科学图书馆·综合》期刊,因为该期刊可让团队方便地获取大量元数据,以及处理每年发表的数千份论文的编辑姓名。通过分析被撤回或受批评的论文,团队发现33名编辑存在异常,他们处理的论文中被撤回或受到批评的比例异常之高。其中一名编辑处理的79篇论文中,有49篇被撤回,比例高达62%。

该团队还发现,这些编辑以令人可疑的高速度对某些作者的论文进行处理。这些作者往往是《公共科学图书馆·综合》自己的编辑,他们经常处理彼此的论文,其中一些存在包庇问题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这种现象并非个例。美国约翰威出版社收购的英国Hindawi出版社旗下10种期刊曾被发现存在类似问题,最终导致这些期刊停刊。更令人震惊的是,专家们发现了有组织地批量发表可疑论文的行为。通过分析外文论文同行评审平台——PubPeer上标记的2000多篇含有重复图像的论文,他们识别出多个论文集群,这些论文往往在同一时间段发表在有限的几种期刊上。

印度钦奈的学术研究与发展协会(ARDA)就是这个产业链中的一个典型角色。该机构提供从论文写作到期刊发表的一站式服务,收费在250至500美元之间。ARDA会根据期刊的信誉变化调整其合作列表,剔除那些因可疑行为被文献计量数据库除名的期刊,以招揽更多作者发表论文。

这类有组织的学术欺诈增速惊人。研究发现,2016年至2020年间,疑似论文工厂产出的论文数量每1.5年就翻一番,增速是整体科学文献增长的10倍。尽管这类论文在总量中占比小,但增长趋势令人担忧。

AI威胁科学研究准确性

就在学术机构努力应对传统学术欺诈的同时,生成式AI技术的兴起又带来了新的挑战。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团队8月4日在《自然·人类行为》上发表的研究显示,自2022年ChatGPT问世以来,科学论文中AI生成内容的比例持续上升。

截至2024年9月,基于特定词汇频率分析(如“关键的”“复杂的”等AI高频词),计算机科学领域约22.5%的论文摘要被识别为经过大语言模型修改(检测工具对AI生成内容的识别准确率约为85%)。电气工程和系统科学领域的比例为18%,统计学领域为12.9%。虽然不同学科之间存在差异,但所有领域的AI使用比例都在上升。

然而,AI生成内容的可靠性令人担忧。2023年的一项研究发现,研究人员在阅读ChatGPT生成的医学期刊摘要时,有三分之一无法识别出它们是机器生成的。更严重的是,大语言模型常常会臆造出虚假或误导性的信息,这对科学研究的准确性构成了严重威胁。

破解“唯论文”是根本

早期学术不端多为个体行为。如今,随着学术发表压力增大、中介机构商业化运作,学术欺诈已演变为分工明确的产业——论文工厂负责批量撰写,违规期刊提供发表渠道,部分编辑则通过相互包庇规避审查,形成“产—发—审”闭环,而AI技术的介入更让欺诈手段愈发隐蔽。

面对这些挑战,学术界正在积极寻找应对之策。《公共科学图书馆·综合》的出版伦理负责人里尼·霍齐表示,他们早已意识到这类论文工厂的存在,并将对相关编辑展开调查。专业出版集团、约翰·威利父子出版公司的一位发言人也表示,出版商已经投入了大量资源来解决研究诚信问题。

然而,专家们普遍认为,单纯依靠技术手段无法解决这一问题。重要的是需要改变当前学术界过度强调论文发表数量的评价体系。高校和科研机构应降低“论文数量”在考核中的权重,增加“研究可重复性”“同行评议质量”等指标。

同时,学术界需要建立更严格的标准来规范AI技术的使用。例如要求作者在论文中明确标注AI参与的内容及比例,期刊启用基于词汇频率的算法模型检测AI生成的内容。

在这场维护学术诚信的斗争中,专业人士的角色至关重要。学术界必须与技术共同进步,但绝不能沦为AI的提线木偶。

科学的进步依赖于知识的积累和传承,而这一切的基础是学术诚信。面对日益复杂的学术欺诈产业链和AI技术带来的新挑战,学术界需要携手共进,制定出有效的防范措施和规范标准。只有这样,才能确保科学研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,让科学真正为人类福祉服务。

标签:

最新
  • 聚焦:论文工厂产业化、AI代写成风 科学出版业面临学术诚信危机

    8月,美国西北大学社会系统领域专家在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》发文称

  • 看热讯:珠海机场多措并举迎暑运 新增加密多条航线

    2025年暑运于7月1日拉开序幕,珠海机场对外公布称,暑运期间(7月1日

  • AI赋能让香港养老生活充满“智慧”

    28日闭幕的第16届香港国际医疗及保健展上,76岁的香港居民陈伯格外

  • (新春走基层)传统文化焕发新春活力 百年淮海戏再掀热潮

    中新网宿迁2月4日电 (刘林 唐娟)鼓打三更半夜长,轻言慢语问夫郎

  • 多款智能生活机器人发布 为家庭生活带来全新体验

    日前,合十思维重磅发布了双足机器人、布草机器人以及清洁机器人等

  • 《蛟龙行动》大年初一上映

    《红海行动》7年后,导演林超贤重返春节档,带来中国首部深海军事动

  • 首届“友谊杯”中外政企足球邀请赛在京闭幕

    中新网北京10月28日电 (记者 邢蕊)10月27日,由中国贸促会主办

  • 国庆假期 杭州“风景义线”点亮“浪漫西湖”

    中新网杭州10月3日电 题:国庆假期 杭州风景义线点亮浪漫西湖作者

  • 微速讯:“朋友圈”再扩容 阿联酋首次作为特邀合作伙伴亮相东博会

    央广网南宁9月26日消息(记者梁瑜琳 见习记者覃亚菲)9月24日至28日

  • 守信受益,香坊区‘码上诚信’再拓检验检测

    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,促进营商环境全面提升,引导全社会形成信

  • 天天资讯:江西防汛救灾一线扫描

    连日来,江西多地遭遇强降水,江河水位迅速上涨,防汛形势紧张。记

  • ​西平县重渠丁寨小学开展清明节主题教育活动 世界微资讯

    又是一年清明至,无限哀思寄先烈。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,加强爱国主义

  • 驻马店市第三中学举行“三八”妇女节教职工趣味运动会

    为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,丰富教职工文化生活,激发教职工参与体育锻炼的

  • 2024上半年教资笔试报名正式开启 华图教师举办报考峰会 世界即时

    今日,2024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(笔试)的报名工作正式开始

  • 国家医保局:截至今年8月全国99%的职工医保统筹地区建立普通门诊统筹待遇

    人民网北京9月22日电 (记者乔业琼)今天,国家医保局召开2023年下半

  • 常熟银行(601128):8月21日北向资金减持392.53万股

    8月21日北向资金减持392 53万股常熟银行。近5个交易日中,获北向资金减

  • 旅游
    • 农行广东中山分行成功举办2024年职工健步走活动

    • 探寻跨境电商“加速跑”背后密码_环球快讯

    • 天天观焦点:假期浙江交通建设者群像:用坚守和奋斗诠释担当

    • 天天快讯:国庆假期期间 南沙汽车口岸预计出口商品车超6200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