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“疆来”女子篮球俱乐部成员维吾尔族姑娘古丽米娜·玉素甫在日常训练中(3月5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
天气乍暖还寒,篮球场上,一群女孩热情洋溢地打着球,挥汗如雨,球场上充满了她们快乐的笑声和青春的气息。她们是来自乌鲁木齐的“疆来”女子篮球俱乐部成员。
这支业余球队由汉族、维吾尔族、蒙古族、回族等多个民族的女孩组成,她们之中有国企职工、在校大学生、个体经营者等。虽然来自不同民族、不同行业,有着不同的年龄和性格,但她们都“同样热爱篮球,同样来自新疆”。球队创立发起人王娜说:“篮球的魅力像一座桥,让我们彼此相互连通。”
(资料图)
王娜从小就热爱篮球,一有时间就泡在篮球场上。靠着自己的热爱和勤奋训练,王娜被当地一所拥有专业中学生女篮队伍的高中录取。进入高中校队后,王娜更加努力,很快便从一个在场边翻比分牌的“野路子”队员成长为队长,并带领队友们打赢了一场又一场比赛。上大学后,王娜仍在心里守着这个篮球梦,继续在大学校队打篮球,甚至还曾跑去体育专业院校“蹭”训练。
直到走上工作岗位,离开学校的女篮队伍,王娜逐渐发现,女孩子想要打篮球,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“和男孩一起打球,大家都觉得不够尽兴;但爱打篮球的女孩子,就像一盘散沙一样,很难得遇到,女篮的比赛也很少。”于是,心有不甘的王娜便萌生了自己组建平台、张罗比赛的“斗志”。
渐渐地,曾经的校队队友、朋友介绍的球友、网络上慕名而来的姑娘……逐渐被王娜一点点聚拢在了一起。她们有的已经当了妈妈,有的工作繁忙,还有的患有听力障碍,但她们都怀有对篮球的热爱、对青春的自信,在球场上奋力拼搏。
几年下来,“疆来”女子篮球俱乐部从最初的十几人,壮大到了现在接近一百人,承办、协办过几次大型业余女篮比赛,也向更多喜爱篮球的女孩推广篮球运动。姑娘们从“散沙”变成有凝聚力的团队,从陌生人变成闺蜜。王娜说:“我们希望更多更小的女孩能看到有这样一群姐姐们在坚持打篮球,踏上球场并不是件困难的事。我们还要从年轻一直打到八十岁!”
这是“疆来”女子篮球俱乐部成员蒙古族姑娘明德尔玛(右)在日常训练中(3月5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
这是“疆来”女子篮球俱乐部部分成员前往健身房进行体能训练(3月7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
在乌鲁木齐市女子篮球爱好者心中,“疆来”的影响力与日俱增,乌鲁木齐“力韧”健身工作室主动为她们提供场地及专业指导。
这是“疆来”女子篮球俱乐部部分成员的拼版照片。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
这是“疆来”女子篮球俱乐部成员戴珊珊(左一)在日常训练中,她的爱人(左四)在场边等待(3月5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
这是王娜(左一)在办公室与同事沟通工作(4月3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
这是“疆来”女子篮球俱乐部成员一起观看电影《灌篮高手》后合影(4月20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
这是王娜在日常训练中打篮球(2月23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
这是王娜在健身房进行体能训练(3月7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
这是“疆来”女子篮球俱乐部成员胡珀在日常训练中(3月5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
这是王娜(左)在工作之余给喜爱篮球的同事讲解动作要领(4月3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
这是王娜(左)在“粉色风暴”全国女子篮球城市赛乌鲁木齐站比赛中为队友助威(4月2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
这是王娜(右)在一家篮球馆为“疆来”女篮俱乐部训练营的小队员讲解动作要领(3月26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
这是王娜(右)在一家篮球馆与“疆来”女篮俱乐部训练营的小队员互动(3月26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
这是王娜(中)在一家篮球馆与“疆来”女篮俱乐部训练营的小队员互动(3月26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
标签: